què
(形声。本作“却”,俗字作“却”。从卩,谷(què)声。卩(jié),象人下跪的样子,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。从“卩”与脚的活动有关。本义:退)
同本义
却下而载之。——《仪礼·既夕礼》
吾行却曲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怒战栗而却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北救赵而却秦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却行仄行。——《考工记·梓人》
却骐骥以转运兮。——《楚辞·愍命》
曳笏却立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持璧却立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却,节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:“退也”。
已却秦存赵。
却还(退还)
却走(退避;退走)
却立(后退站立。)
却生(后退贪生)
却归(退归)
却避(退避)
却去(后退;离去)
却略(退身)
退却(向后撤退;畏难后退)
除;去
却惑(去邪;消除疑难)
了却(了结。)
却扇(古代婚礼行礼时,新娘以扇遮面,交拜后去扇)
避;避免
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,上尊之。——《史记·封禅书》
却死(避死。)
却老(避免衰老)
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,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、行为或状况,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但”、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
一连数日,施恩来了大牢里三次,却不提防被张团练家心腹人见了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固然
好却十分好了,只是一件,这孩儿生下来,昼夜啼哭,乳也不肯吃。——《喻世明言》
再
却坐促弦弦转急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却看妻子愁何在。——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却与小姑别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却再(再。)
却又(再)
“却” 相关成语
盛情难却 - 浓厚的情意难以推辞。
却病延年 - 除去疾病,延长寿命。
却老还童 - 指返老还童。
却金暮夜 - 指为官清廉。
长念却虑 - 思前顾后,反覆考虑。却,后。
杜门却扫 - 杜:堵塞;却扫:不再扫径迎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驻红却白 - 指保持青春,延迟衰老。红,红颜;白,白首。
却客疏士 - 却:拒绝;疏:疏远;客:外来人;士:读书人。比喻囿于地方观念,不用外来的人,也不用有才能的人。指妒贤嫉能。
闭门却扫 - 却:停止;却扫: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长虑却顾 - 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。
还年却老 - 恢复年轻,长生不老。
情不可却 - 却:推却。情面上不能推却。
却行求前 - 指以倒退求前进,比喻方法不对,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。
却之不恭 - 却:推却。指对别人的邀请、赠与等,如果拒绝接受,就显得不恭敬。
义不容却 - 义:道义;容:允许;却:推托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却步图前 - 却步:向后退。比喻向后退是为了前进。
阖门却扫 - 阖:关闭;却:拒绝,停止;却扫:谢客。关上大门,不再打扫庭院路径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闭门却轨 - 指杜绝宾客,不与来往。
摆袖却金 - 比喻为人廉洁,不受贿赂。
闭关却扫 - 却:停止;却扫: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望而却步 - 却步:不敢前进,向后退。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,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。
情面难却 - 由于面子、情分的关系,很难推却。
乍前乍却 - 乍:忽然;却:后退。忽而向前,忽而后退。形容行动犹豫不定。
趦趄却顾 - 却顾:回头看。欲进而犹豫不前回头观望。
“却” 相关歇后语
没头发却要辫子税 - 无辜受罪
详解
汉字“却”的详细解释如下:一、基本信息* 拼音:què* 部首:卩* 笔画数:7* 五笔:FCBH二、基本释义1. 退:表示后退、退却的意思。例如,“退却”表示向后退缩,“却步”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。2. 推辞;拒绝:表示不接受或推辞某事。如“推却”表示拒绝接受,“盛情难却”表示难以推辞他人的热情邀请。3. 去;掉:表示去除、消失的意思。如“忘却”表示忘记,“失却信心”表示失去信心。4. 表示转折:用在句子中,表示前后意思的转折。如“虽然…,却…”表示虽然前面有某种情况,但后面出现了与前面相反或不同的情况。三、其他释义和用法1. 在文言文中,“却”还可以表示回头、再、还等意思。如“却与小姑别”表示回头与小姑告别,“却话巴山夜雨时”表示再谈起巴山夜雨的时候。2. “却”还可以作为连词使用,相当于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,表示转折关系。四、常见词组推却、退却、忘却、冷却、省却、谢却、抛却、却步、失却等。综上所述,“却”字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,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理解和运用。